腸道息肉是近年來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腸胃疾病,它也是一種慢性疾病。一般來說,腸道息肉的類型遠不止一種,而且每種類型的息肉,其發病年齡以及所引發的癥狀都各有差異,其中一些息肉可能屬于良性腫瘤,不具備惡化的條件,但有些腸道息肉可能就存在潛在的惡變可能性。所以,每一種腸道息肉的類型都并不讓人省心,都值得讓人警惕。尤其是下面這2種常見的腸道息肉類型,更是需要對其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治療,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
哪種腸道息肉需要提高警惕?
1、增生性息肉
增生性息肉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腸道息肉類型。這種腸道息肉類型在臨床上也被稱為“化生性息肉”。一般來說,這種息肉多半會出現在患者的直腸內,且患者的年齡多半在40歲以上。所以,一般40歲以上的人群是增生性息肉的高發人群,且隨著年齡的增大,人體患上這種腸道息肉的可能性也就越高。雖然這種腸道息肉在前期并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癥狀,通常情況下患者只有在腸鏡檢查之后才會發現這種腸道息肉的存在,而且患者體內即便存在這種腸道息肉,由于其體積比較小,且形態均勻、表面光滑,通常情況下,它并不具備惡變的可能性,屬于一種良性的慢性疾病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一旦增生性息肉的體積開始變大且越來越不受控制時,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,這多半是增生性息肉發生惡變的表現,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,以免病情惡化,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。
2、家族性腸道息肉
很多人可能對腸道息肉并不了解,其實,部分腸道息肉或還具有家族遺傳性的特征,而臨床上一般將這種具有遺傳性的腸道息肉稱之為“家族性息肉”。很明顯,家族性息肉是由染色體顯性遺傳所引發的癥狀,它與基因遺傳有著直接的關系。一般來說,家族性息肉多半會出現在患者的大腸內,且其出現的個數往往十到數百個不等,其形狀大小也各不相同。雖然這種病癥在發病初期也沒有明顯的癥狀,但若是不及時治療,其發生惡變的幾率也會特別高,據不完全統計,家族性息肉發生惡變的幾率幾乎可以達到100%。
所以,當患者發現自己患有腸道息肉時,一定要提前搞清楚息肉的類型,并做好相關的治療和防范工作,這樣才能避免病情加重,以此來呵護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,讓患者免受重大腫瘤疾病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