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em id="hzkd9"><tr id="hzkd9"><u id="hzkd9"></u></tr></em>

    <dd id="hzkd9"></dd>
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養生知識 >

      常吃臘肉會得癌癥嗎,冷鮮肉和注水肉又怎么區分呢

      來源:愛達夫養生(www.k5hx.com)時間:2022-12-08 16:36作者:ASAN熱度:手機閱讀>>

      肉是我們餐桌上的???,也是人體攝入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薦,健康成年人日均攝入肉量120~200克為宜,肉類選擇上首選魚肉,然后是禽類,最后是紅肉。那么,這肉應該怎么吃呢?下面,我們就來說說生活中常遇到的幾個吃肉小問題。

      常吃臘肉會得癌癥嗎,冷鮮肉和注水肉又怎么區分呢

       

      一、常吃臘肉臘腸易得癌癥嗎?

      每逢年末,很多地方都有自制臘腸、臘肉的風俗習慣。但也有說法認為吃臘肉、臘腸,易得癌癥,這是真的嗎?臘腸、臘肉這類肉制品一般都含有亞硝酸鹽,它本身不致癌,但會在體內轉化生成亞硝胺,這是一種強致癌物。像臘肉、臘腸這些加工肉類已被列為1類致癌物(明確致癌)。研究表明,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,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%。但大家也不必太擔心,臘腸、臘肉偶爾吃一次是沒關系的,食用量控制在每周不超過2次,每次控制在100克內即可,不建議大家長期吃、大量吃。

      二、什么是冷鮮肉,為什么那么貴?

      經常買菜的朋友會發現,超市里的冷鮮肉價格總是更高一點,這又是為什么?冷鮮肉是將屠宰后的牲畜迅速冷卻,讓肉一直處于低溫(0~4攝氏度)的狀態。而迅速冷卻這個環節,使得冷鮮肉比鮮肉、冷凍肉都衛生、保鮮。在自然條件下,剛殺好的豬在1小時內細菌即可翻倍繁殖。迅速冷卻,可盡可能地減少細菌滋生。細菌少了,對人體的威脅也就小些。迅速冷卻,使得冷鮮肉在常溫條件下暴露的時間最短,所以更保鮮,尤其是在高溫天。

      三、冷凍肉是細菌窩特傷腸胃?

      疫情之下,很多家庭也會儲存一些冷凍肉,但肉紅是非多,一些冷凍肉的流言也逐漸出現,就比如說冷凍肉是“細菌窩”,吃了特傷腸胃。其實,有這個說法是因為有些家庭會把冷凍肉反復解凍食用。而這個反復解凍的過程,會使肉的品質發生變化,使肉類更容易被細菌、病毒侵蝕,從而變質變成“細菌窩”。冰箱的低溫冷凍,可以抑制食品中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生化反應,但不能殺滅細菌。豬肉表面本身就有一定的細菌殘留,在反復凍融的過程中,這些細菌會快速增殖。研究發現,凍肉類反復解凍6次后,菌落數可以增加3倍以上。人吃了這種豬肉,就很容易損傷腸胃,嚴重可導致食物中毒。也就是說,正常渠道購買的冷凍肉是可以放心吃的,但不要吃反復解凍的肉。

      四、注水肉如何鑒別?

      注水肉的新聞相信大家多少都看過,黑心商販為了牟利,會往牛、豬身上注入水、明膠、防腐劑等物質。這樣處理后的豬肉肉質差、口感差、易腐敗,孕婦吃了還會危害胎兒健康。

      想要鑒別注水肉,學這三招就可以了:

      正常肉表面偏干,顏色有些發烏。注水的肉就像被洗過一樣,看上去水淋淋的,還有些發亮,切開時有水流出來。

      可以將一張干凈的紙巾貼在切開的肉表面。如果是正常肉,紙巾不會完全濕透,可以完整地揭開,若是注水肉,紙巾吸水一般比較多,不易完整揭開。

      正常肉有黏性、有彈性,注水肉由于注水后肌纖維遭到破壞,既沒有彈性,也沒有黏性。

      五、隔夜肉還能不能吃?

      很多人為了家里人能吃飽,做飯時總是會多做一點,剩菜剩飯也隨之產生。但是,這隔夜肉真的能放心吃嗎?其實,除了魚和海鮮,其他隔夜肉還是可以吃的,但也不建議多吃,最好當餐做好當餐吃完。魚和海鮮隔夜后,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,這些物質會損傷肝、腎功能,因此不建議大家吃隔夜的魚和海鮮。對于其它肉類,其本身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就很低,通常并不擔心肉在保存過程中再產生亞硝酸鹽。

      小提示:一般來說,自己烹飪只要不使用含有硝酸鹽的調料(不會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來使用),就不存在隔夜肉亞硝酸鹽增加的擔心。

      養生知識排行榜

      亚洲色五月天
      
      
    1. <em id="hzkd9"><tr id="hzkd9"><u id="hzkd9"></u></tr></em>

      <dd id="hzkd9"></d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