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比南山不老松是我們普遍的美好愿景,但由于工作壓力、生活不適還有家庭矛盾等因素,現代人似乎總是被各種疾病所煩惱,繼而對長壽這個目標失去了自信。不過,長壽并非天生注定,通過后天的努力和習慣培養也可以做到延年益壽。據國外一項耗時數年的研究調查,走訪了全球數百名長壽老人,觀察他們的生活習慣后,研究人員發現,大多數長命百歲的人,都有著以下這4個。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。

長壽的人都有哪些習慣?
1、熱愛歌唱
經常唱歌對身體有好處,特別是在改善精神狀態和心肺功能上,或有較為明顯的效果。很多長壽老人,唱起歌來依舊顯得沉穩有力,氣息通暢。保持唱歌的習慣還有助于培養一顆常年輕的心態,因為音樂變化是無窮的,每年都會有無數金曲流傳,學習這些歌曲并且演唱,也同樣可以鍛煉大腦功能和記憶能力,不妨加以嘗試。
2、保持勞動
在我國的田間地頭,您或許能夠發現不少兩鬢斑白的老人仍舊在揮灑汗水,這其實也是一條長壽的秘訣。人體就好比是一臺復雜且精密的器械,只有保持運作才能夠常用常新,在勞動過程中,不僅可以對身體進行錘煉,還有助于改善代謝速率,加快廢物和毒害物質排出,繼而降低某些病癥的發病幾率。終生勞動除了能夠發揮自身價值外,也有助于保持心態年輕,因為勞動總是能給人積極向上的情感,這又會和身體健康形成互補關系,延長壽命。
3、充足睡眠
這些百歲老人們還有一個特點,那就是普遍睡眠質量很高。不少老人甚至晚間要睡8小時以上,并且還有著午休習慣。我們平時會發現,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白天雖然起得很早,但總是犯困,打盹時間很多。這其實是一種低效率的睡眠方式,不僅難以緩解疲勞,還可能導致身體更為勞累。根據專家建議,夜間應保持7h左右的睡眠,午飯后半小時應補充20min左右的午休,這對整天的精神狀態有保護效果,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。
4、合理飲食
健康飲食也是長壽的秘訣。在調查中,很多老人都有自己鐘情的“小零食”,有的人喜歡吃板栗、有的人喜歡松子,也有人喜好酸奶,而在總體飲食上,大部分人都是以低油脂、少葷菜為主。減少油脂攝入量,可以幫助降低“三高”病癥的發病幾率,并且也有助于維持體型體態,避免超重或肥胖。
溫馨提示:每日保持奶制品、堅果還有水果的攝入量,能夠豐富飲食結構,充分攝入主要營養素以及微量元素,對身體正常機能維持有不可替代的幫助。